聚焦2025福建省两会 | 关于教育,省人大代表、省政协委员关注这些话题

来源:新华网 央广网 福建日报

教育话题始终是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,在2025福建省两会上,代表委员们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提了哪些金点子、好建议,一起来看。

省人大代表、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:高校应勇当创新融合“生力军”

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,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“策源地”。省人大代表、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表示,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意义重大。

“但目前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市场匹配性不高、转化率低、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。”陈国龙认为,一方面,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很少建立概念验证中心、中小试基地,科技成果难以高效对接市场;另一方面,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改革不够彻底,教师仍倾向纵向科研项目申报,成果转化意愿较弱。

陈国龙建议,首先,通过政校企协同创新,实现“政策链+创新链+产业链”无缝衔接。尽快出台我省支持高校、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概念验证中心、中小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专项政策,打通项目选定、科技研发、成果转化耦合的堵点难点。

其次,完善科创评价机制。“当前我省存在高校数量较少、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,应积极寻求突破,完善科创服务和评价机制,激发转化积极性。”他建议,通过推进“环大学城创新创业生态圈”建设,以若干个优势高校为中心,汇集周边产业、空间和政策优势,建立一站式共享服务创新创业平台,探索构建校企“人才复用”体制机制,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、全国重点实验室等“国”字头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效能。

陈国龙表示:“各高校应敢于先行先试,筑‘大平台’,拿‘大项目’,产‘大成果’,打造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和教育强省、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”

省人大代表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兰绍清:加快构建闽台产教融合新格局

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围绕加紧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,必将鼓舞和带动更多两岸同胞以融合发展为共同愿景,不分你我同出力、常来常往更亲近。”走出福建会堂,省人大代表、福州技术职业学院教授兰绍清心情振奋。

闽台地缘相近、血缘相亲、文缘相承。兰绍清介绍,近年来,福建率先出台了《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》,成立首个台湾产业学院,72所福建高校与118所台湾高校签订合作协议,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。

兰绍清认为,要发挥闽台两地区位优势,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闽台融合发展新路,构建闽台产教融合新格局,以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动两岸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兰绍清建议,强化规划引领,出台区域性的产教融合促进条例,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对台招生,支持职业院校与台湾高校合作举办二级学院或特色专业,开展联合办学;打造闽台高校合作联盟,支持引进台湾职业教育人才,加速闽台教育核心要素的双向流动;深化校企合作,瞄准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海洋产品、文创旅游、社区服务等契合职业院校办学优势的产业,培养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;推动台商投资区、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台商集聚区与闽台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园区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,逐步扩大对台湾地区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资格的认定范围。

省人大代表、福州第十一中学党委书记刘燕:创新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

刘燕表示,推进科学教育要站在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整合探索的交点上,探索基础教育(小学、初中、高中)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机制。唯有这样,科学教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,普及至各类学校,打通科技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的路径。

她建议,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,成立为科学教育专设的教育教学研究室,具体负责科学教育一体化推进工作落实。要着力“小学—初中—高中”科学类学科课程(含校本特色课程)的衔接,逐步实现大中小学的一体化贯通培养;通过“家、校、社”“教联体”的一体化作用,支持科技人才培养的多元育人,健全系统化的科学教育公共服务机制;要重视城乡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,可开发一套系统化数字教育资源,搭建互通互联共享的平台,为学生创设学习、探究、实践的空间;建立“一校一基地”结对制度,择优选择社会实践基地、培训机构,纳入学校课后服务课程教学。

此外,刘燕还提出,将科学教育评价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的常态化检测,将科学教育特色作为省级示范高中、达标高中多元化特色办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,将科学教育融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“六维度”,尝试将科技人才作为优质高中“自主招生”录取条件,通过创新评价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科学教育的共识。

福建省政协委员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菁:以机制创新推进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

林菁委员在代表民进福建省委员会的发言中提出: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”重要嘱托的内在要求,也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途径。为此建议:一是聚焦内涵发展,推进“大思政课”综合改革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,深化德智体美劳“五育”融合,打造新时代实践育人新范式。推进“教、学、评”一体化改革,丰富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体系,以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为主线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践。二是聚焦资源配置,创新管理机制,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完善教师分类分层评价标准。优化中小学教师“县管校聘”,深化乡村教师“定向评价定向使用”、中小学教师聘后管理等改革,促进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有效匹配。三是聚焦辐射引领,创新协同机制,促进义务教育扩优,加强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,在山海协作框架下推进城乡学校建设帮扶共同体。整合教师进修学校、教研室等,成立县级教育发展研究院,常态化开展“下沉式”送教送培。因地制宜打造“教联体”,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。

福建省政协委员、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国成:数字化赋能特殊教育扩优提质

郭国成关注到,特殊教育学校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,呈现“发达地区相对完善,偏远地区明显薄弱”的特征;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缺乏联动机制,当前福建省多数普通学校未能建立个性化支持体系,导致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时无法获得有效的教育支持;特殊教育亟需解决“数字鸿沟”难题。

为此,郭国成建议:一是建立“特殊教育智慧融合平台”,优化资源配置,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。在其中构建覆盖全省的数字化资源库、建立智能化资源分发机制、建立区域教育协作机制。

二是构建“普特融合教育支持系统”,推进融合教育发展,解决校际联动不足问题,包括要建立线上联动平台、推动融合教育数字课程开发、强化师资协作等。

三是完善“数字赋能特殊教育体系”,促进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,助力特殊人群跨越“数字鸿沟”。郭国成说,“结合福建省内特殊教育学校整体发展现状,制定数字转型时代的特殊教育评估监测方案,并定期针对特殊教育全环节的数字应用情况实施评估与指导。”他建议实施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,开发智能化学习工具,并构建多方参与协作机制。“由政府搭建平台,促进特殊学校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深度融合,共同推动特殊教育数字化,让科技之光照亮特殊学生的成长之路,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,实现自我价值。”

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、福建省教育厅新闻中心

排版 | 王心凌

来源 | 新华网 央广网 福建日报

展开查看全文
评论
{{item.member.nick_name}}
{{item.content}}
{{item.updatedStr}}
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