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0日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播出了时长近两分钟的新闻《马芙蓉:无声世界的爱和希望》,讲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生马芙蓉参与福建“师带徒”医疗帮扶工作,让听障儿童重回“有声世界”感人至深的故事。“师带徒”这个源起于福建革命老区龙岩的精准帮扶活动,在中国收视率最高、最具人气的新闻节目中亮相,被亿万国人所了解和熟知。
结缘“师带徒”
“义诊远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要把这些宝贵的医疗专家资源留在福建”,福建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赵永莉心里正在盘算着一个“更大的计划”。
“引才、育才、扶贫”三位一体
赵永莉说:“我们把这些专家柔性引进来,请他们来培养福建当地的医疗人才,当地的医院学会了技术,可以治疗以前治不了的病,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,那这个才真正的是扶贫”。赵永莉认为,这不仅是授人以鱼,更重要的授人以“渔”,不但是输血,更重要是“造血”。
“马芙蓉们”
赵永莉说,马芙蓉的事迹在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播出后,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,也使得“师带徒”更加深入人心。赵永莉说,在“师带徒”医疗帮扶活动中,其实有很多像马芙蓉教授那样的名师,他们很多人都有着可歌可泣、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“人民至上”
“师带徒”医疗精准扶贫,通过柔性引进名高端医务专家,为基层“输了血”;通过共建立名医工作室和导师工作室培育本土医疗学科骨干,也为基层“造了血”。赵永莉说,令她感动的是这些专家淡泊名利,不计较个人得失,倾力帮扶基层医务人才的成长。“名师”出“高徒”。“师父”们临床经验丰富、技术精湛、工作态度严谨、学术成果丰硕,通过深入基层医院与“徒弟”联合义诊,手把手指导“徒弟”开展临床工作,并利用影响力推荐“徒弟”到自己身边或北京相关医学学科跟班学习,通过交流学习有效提高“徒弟”在医技、医德、医风等方面的服务能力,缩短人才培养周期。可以说,“师带徒”为福建基层和革命老区培养了一大批医术高明的中青年骨干医生。
《八闽情•祖国心》小康路上的扶贫故事摄制组专访“师带徒”项目发起人之一 、福建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赵永莉。
点击观看本期视频《做好“师带徒”践行医疗扶贫健康扶贫》,大约需要11分钟!
作者:王帅 李珊珊 程珍 甘露莎(实习)
来源:海博北京